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对大学生跳槽评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对大学生跳槽评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跳槽后职位更低该不该接受?
我的经历就是问题中提到的情况,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直观感受?之前自己是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酒店)做财务工作(财务记账,总账)。离职前的最高岗位已经是主管级别,手下面管着有十来个人。唯一的缺点就是酒店的工资太低,还经常加班,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所以年初时候辞职,去了另一家的国有企业上班,但是面试时候只面试到了出纳岗位。因为新的公司不是酒店,行业不同,所以对于我们的要求也不同,我只能从底层重新做起。工作中,我发现岗位职位变低了,但是我的薪资待遇是在我之前酒店的三倍,各项福利都不少,(之前因为自己不是北京人,合同都不能与单位直接签,都是走的第三方派遣,也不给上公积金),事情也变的少了,之前经常加班到半夜一两点,现在几乎每天都能准时准点下班。另外行业不同,对于我来说,我能接触到其他不同的财务知识,也算是另外一种方式的收获。人际关系也没有之前单位那么复杂。所以,我认为,得看跳槽后福利待遇,得看企业文化,要了解这个企业的人员流失率,(流失率太高不建议跳)职位的高低可以通过后期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得具体了解公司的晋升机制,考评标准。就是需要对企业进行一个综合评价,在去决定自己要不要跳槽。
我感觉别看职位。看薪资,薪资是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吧。
如果是薪资降了,那就要看看是否对自己有发展,如果有,我想经过一段时间,你肯定会迈进一个大台阶的,那薪资也会涨的。这样,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是有好处的,给自己一个大台阶。
还有就是你是否愿意去做这个事儿,如果不愿意,别勉强,你是个看面的人。不过,我就不说了。
高校跳槽后成果评职称怎么算?
高校跳槽后成果评职称的算法通常会综合考虑跳槽前后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情况等多个方面。
首先会对比跳槽前后的职称评定条件,然后根据个人在新单位的教学科研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一般来说,如果跳槽后取得了更加显著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力,那么评职称的成功率会更高。但也需要注意,评职称是一个综合评价过程,不仅仅依赖于跳槽后的成果,还需要考虑整体表现和学术贡献。
频繁跳槽会给自己造成什么坏影响?
频繁跳槽对自己是弊大于利!
1、对频繁跳槽的员工,忠诚度不足,老板不敢重用。如果我是老板,或者你是老板,也会考虑新员工能干多长时间,如果预测就是干三五个月,怎么会提拔重用,怎么会把重任交给新员工?不被重用,意味着只能做一些边缘或者大路上的工作,随时有被替代的可能。
2、频繁跳槽,难以形成职业能力,不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多次跳槽,很可能每次工作的重心都有所不同,你会解触很多业务,但是没一项业务都很难精通。一句古话“片技足可立身天,唯多会者最劳”,就是说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吃遍天下了,会的多却不精通的,最是劳苦。如果你不想一辈子劳苦,就选好职业方向,选好公司,锻炼自己的能力,做公司重要的员工。
3、频繁跳槽,不利于工资待遇。每一次跳槽,你都是新员工,都要走实习期,工资待遇比较低。再说,从你的工作经历,老板也难以给你高薪,谁会把高薪给一个心不在公司的员工,对待频繁跳槽的员工,谁愿意把钱给他,谁愿意培养他的工作能力,也不会给你培训机会。
频繁跳槽弊大于利,但并不是不能跳槽。在现实中,老板也有审美疲劳,对待老员工,不想出高薪,看不到老员工的职业能力。这样的情况下,就要跳槽,找更需要自己的公司,在新环境里,激活自己,发挥更大的作用。跳槽的基础,是要努力锻炼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